时间倒转到24年前,当五个流氓歹徒在意图侵害两个年轻女孩时,河南开封的小伙张杰毅然挺身而出,解救出她们俩。自己却身中四刀,女孩们趁乱匆忙离开现场。张杰心灰意冷,决定起诉两位女孩,如今胜诉,而他却只索赔了10元。
回顾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当时面对歹徒,张杰以一敌五的场面可想而知,可结局却让人无语。无法想象这些年,张杰内心的荒凉是如何度过的。
甚至都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那一句“你们安全了,别怕”!
不曾想,24年之后的今日。这样的“逃离”再次上演,当张杰遇到当年解救的一位女孩时,她还是匆匆离开了,毫无被救后的感激之情,哪怕是简单的一句谢谢!和当年被砍四刀相比,现在这“冷漠”的一刀可直直勾地扎进心底。
或许24年前的当事女孩,尚还涉世未深,因为害怕或者其他原因,来不及道一句谢谢。
但事情已经过去了24年了啊,现在的女孩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还在害怕什么呢?
评论中的大多数人都会骂被救者无情,去谴责被救者。。 也有人说张杰是个傻子,为了这件事,纠结20多年。。 如果站在公众和媒体角度,必然是鼓励见义勇为,被救者必然会遭到谴责,这都是主流价值观和媒体观点,也是大众的本能反应。 如果从新的角度来看待救人者呢?救人者就是被主流价值观教育出的结果,我见义勇为就要知恩图报,你就要感谢我。。所以呢?才一直纠结。。 救人者完全是就是救世者模式,如果站在逃害人的角度,都吓的没魂了,哪里会淡定下来?逃跑是人的本能反应,是潜意识在操控他,如果是我们,我们的本能反应也是逃跑,没有几个人会很淡定的。。 至于受害者为什么不愿意站出来面对? 有两个原因: 1.不愿意面对过去的那些伤害 2.他面临的事情超出了他的能力以及认知,完全承担不起。 人家救一条命,自己什么都没有,根本不知道怎么报答,也担心救人者会向她索取回报,报恩报不起,更背不动这份恩情。 在这里他是生存模式,生存模式跟救世主模式,差距是非常大的。 人在处理自己的事情,会开启生存模式。 一旦处理别人的事情时,会开启救世主模式。 如果我们在网络上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别人特别容易,因为开启的是圣人模式。 一旦自己真正碰到的时候,自己实际经历的时候,处理事情的方式就会马上发生变化,因为从圣人模式/救世主模式,切换为生存模式。。 生活的最终受益者始终是自己,所以自私一点也没什么不好,人在富裕的时候,再去救人,再去当好人,这样才不会去索取回报。。如果自己没什么钱的情况下,去救济他人,一是透支自己,二是很难不去索取回报。 就好像我们有钱的时候,在路边看到乞丐,扔个毛爷爷,觉得没什么。。但是我们没什么钱的时候,在路边看到乞丐,别说扔毛爷爷,1块都舍不得给。。 社会的教育,从来都不会区分人群,他们不管你能力大小,他都鼓励你见义勇为,随时随地做好事。。 一样的教育输出同一种价值观,但是人群不同,承受能力不同,后果肯定也不一样。 丛飞资助大学生,最后死了,人家大学生也没说一声谢谢,为什么? 1.不想被道德绑架,不想被大众盯着,压力很大。 2.恩情太大,他只是个学生,是个弱者,没有资源,没有能力,能回报给恩人的东西没有,他只是想好好活着而已。。 古天乐牛逼,他可以捐助很多学校,因为他能力大,资源多,敢于付出,敢于承担责任,没有回报无所谓。。 但是别人呢?自身能力有限,付出了要回报,不敢承担责任。。。 很多人会说,这是好事,但是让他捐个几千块试试,他马上骂你。。别说几千块,几百块都舍不得,为什么?能力有限啊,,自己都吃不饱,捐个锤子啊,,, 评论的时候,讨论的时候,是救世主模式,圣人模式,, 一旦回到真实生活,就是生存模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都是环境的产物,教育的产物,思想文化的产物,亦是社会的产物。。。 说是个体,其实很多人都大差不差,差不多的思维模式,差不多的教育方式,差不多的文化思想,差不多的家庭背景,只是有些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弯道超车了。。 有些人捣鼓了一辈子,都没醒悟,,日子也就这么过去了,,,直到入土。。。 今天说这些,就是希望我们要尽量跳出自己的思维框架,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任何人,多一些换位思考,世上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习惯性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大众,随波逐流,被媒体引导。。 多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模式,多去察觉他人,从而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向, 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策略,才是正经事。。 思维模式,做事的逻辑体系,文化属性,永远是最重要的,被人操控,操控他人,无非就是顶层架构不一样。。。 我个人观点是:想做好事,就不要求回报,求回报就不要做好事。。。我从来不做好事,我一直都是尽最大的能力回报那些帮助过我的人,我只回报他人,帮助一切帮助过我的人,从不做好事,因为我不是如来佛祖,没那么多时间做好事,就算迫不得已做个好事,我也不会记在心上,因为知恩图报的人,少之又少。。。就当没有做过,但也不做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