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拿着拆迁补偿,胶州小伙建起食品加工厂 完成创业梦想

[复制链接]
查看: 498|回复: 0

9023

主题

9023

帖子

902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023
发表于 2020-9-11 23: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00911230610.jpg
半岛记者 张超
姜春海,胶东街道一个1989年出生的小伙,得益于胶东机场一期拆迁,通过创业走上了致富快车道。2015年8月,胶东国际机场征迁,姜春海家所在的河西店村在征迁范围内。姜春海拿到货币补偿后,没有像邻居那样购房买车,而是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积极响应拆迁,小伙实现创业梦
2015年8月,胶东国际机场一期征迁,河西店村全村490户,历时两天全部签订协议,三天后该村490户全部腾房、交钥匙,拆除房屋286户。姜春海家就是490户之一,拿到货币补偿,姜春海没有像邻居们一样去购车买房,而是把这笔钱投入到了自己的创业中。2015年姜春海一边在家务农一边经营着淘宝店,在线上出售韩式拌饭海苔。“一年的营业额300万左右,但是利润低,使劲说也就20万利润。”姜春海说,“很早就有做食品加工厂的想法,把生产经营都把握在自己手里,但是资金有限,一直没有实施。赶上好时候,咱家就积极响应政策,才有了现在的厂子。”
姜春海拿到货币补偿后,就开始为了自己的食品加工厂做起了筹划。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姜春海去韩国考察了两个月,一家家地寻找相关技术,一家家地筛选生产线,最后姜春海的食品加工厂在胶东南庄落了户。“我们用的原材料都是经过仔细筛选的,紫菜用的是全中国最好产地出的,糖是韩国进口的,油用的是益海嘉里的。我女儿能吃,我才敢卖出去。”姜春海本着做食品就是做良心的初心,仔细运营着自己创业的这份梦想。
对自己设定一千万“小目标”
创业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姜春海从线上经营转到实体运营食品加工厂初期也是遇到了不少困难。姜春海说:“刚开始做食品加工厂的时候,除了在淘宝上销售,主要还是靠朋友推荐和朋友圈宣传,一个月也就能卖出去2000袋吧。”为了寻找新的销售渠道,姜春海自己带着产品一家一户地去推销,最后跟青岛盛源来签订了供货协议。“突然增加订单有些措手不及,那时候一边招人一边加班加点地生产,忙的时候早上5点就要开工了。不仅要在生产线上,还要兼着司机去送货。”姜春海说。经过不懈努力,时至今日,姜春海的食品加工厂已经有成型的加工团队和物流团队,从一个月2000袋的销售量到现在的日销售近5000袋。仅仅是2019年一年,姜春海的食品加工厂就突破了360万元的销售额。
2020年,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姜春海给自己定下了一个1000万的“小目标”。“下一步,准备扩大产品线,新增蟹肉棒、年糕条等产品。还要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在抖音上做直播带货和短视频宣传。”说起来下一步的规划,姜春海的眼神里闪烁着光,“要感谢政府的政策好,因为积极响应机场征迁,把我从一个农民转变成了一个小企业家,我现在打算积极入党,做公益来回报社会。”
当前,随着新机场转场时间日益临近,临近村庄的拆迁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据胶东街道工作人员介绍,新机场转场之前,噪音区6个村的拆迁工作都会完成。截至目前,征迁工作初期评估已经基本完成,预计5月底将陆续开始动工。





上一篇:未来五年,在县城值得创业的6个行业,发展前景好
下一篇:投资15万左右,在农村能开办什么加工厂?推荐几个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安吉市天亿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投诉受理:0533-92239711 合作热线:16950165001

备案信息:苏经营性ICP B2-20090218号 皖ICP备09697823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文件号:皖通[2009]556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Tamplate By 草根资源吧  © 2001-2013 Comsenz Inc.

法律顾问:北京市菰盛(安吉)律师事务所王大力律师 电话:1381799865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